4.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 , 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 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 , 理解各国的新文化传统 , 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
四、提高教学质量
主要措施:
1.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两种形式 , 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 , 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 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 , 是鲜活的;
3.在课堂教学中 , 充分利用示意图、景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 , 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
4.根据地理科的特点 , 注意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 ,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级性 。
中国地理学科教学计划4
必修1和必修2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 , 必修3则是在上述基础上 , 使学生结合区域 , 学习将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 。因此 , 从必修1、必修2到必修3 , 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在面上拓展的过程 , 更是一个从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 , 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更有利 。
必修3的内容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 其核心内容是“区域可持续发展” , 课程标准对这一核心内容的表述是“以……为例 , 分析…… , 了解……” , 各个版本的教材也都是采用具体的案例来呈现这部分内容的 , 可以看出必修3的教学是典型的案例教学 , 甚至是“范例教学” 。因此 , 必修
抓住必修教学的核心在于借助精选的案例 , 帮助学生学会分析、解剖案例 , 最终要能掌握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 , 即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能力 。3教学的核心 , 在实施教学实践时 , 切勿只注重案例本身的细节 , 而应关注案例的分析过程和规律、方法的提取 , 要确定学生是否掌握了方法 , 可以通过同类的案例进行验证 , 以进一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
地理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有三条要求:(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 , 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 , 尝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 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 , 提出探究方案 , 与他人合作 , 开展调查研究 , 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 , 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
三、教学设想
纵使未来教学的任务很重、困难也很大 , 但是教学的要求不能降低 , 教学的行为不能打折扣 , 这就要求我们组内全体老师精诚团结 , 分工合作 , 共同为完成新学期教学目标加大投入 , 勇于创新 , 认真备课 , 扎实上好每一堂课 。具体如下:
1、我们的教学设计要很好地达成课程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条目标 , 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 , 学生参与度高 , 积极性强的特点 。并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 使学生不但学习了新知识 , 更学会了探究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一般研究规律和方法 , 体会问题探究的过程 。这为学生分析新的案例 , 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
2、针对学生地理学习态度和方法问题 , 未来新学期的地理教学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 需要全组地理老师一如既往地认真工作 , 用自己的严谨态度和认真教的教学作风感染学生 , 使大多数学生逐步形成认真的地理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 , 为新的一学期取得更大的教学成绩打下继续学习的基础 。
3、针对学习课时少 , 教学要求不降反而提高的情况 , 未来新学期应从通过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一总的要求出发 , 加强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 , 通过多途径、多方法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
推荐阅读
- 初中地理教师个人教学计划 中学地理教师个人教学计划5篇
- 地理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全新地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地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本
- 中图八上地理教学计划 中图地理教学计划5篇
- 单县五中搬迁原因
- 最早的地理学著作是什么记录了我国古代地理历史 最早的地理学著作是
- 赞比西河上中下游特点 赞比西河地理位置图
- 七年级下册语文学科教学总结 七年级语文学科教学总结
- 地理老师教学收获总结范文
- 体育老师学期教学总结 地理老师学期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