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语账簿 吉语( 二 )


禄本意是福份如取之不尽的井水
禄”是“禄”的异体字 。彔 ,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 , 表示用辘轳和水袋从井下汲水 。禄 , (示 , 福份)+(彔 , 用辘轳和水袋从井下汲水) , 表示福份如取之不尽的井水 。造字本义:名词 , 如取之不尽的井水一般的福份 。古籍多以“禄”代替“禄” 。《汉字简化方案》用“禄”合并代替“禄” 。《说文解字》:禄 , 福也 。

吉语账簿  吉语

文章插图

吉语账簿  吉语

文章插图
后引申为朝廷发给官吏的薪水 , 俸禄、厚禄、高官厚禄。
故 , 上贤 , 禄天下;次贤 , 禄一国;下贤 , 禄田邑 。——《荀子》
寿的本义是肉身长久持续
寿是形声字 。有两种解释 , 其一是:甲骨文(是“卐”的一半 , 是“卐”的简写形式 , 表示无限延伸)+(夕 , 即“肉” , 借代身体)+(夕 , 即“肉” , 借代身体) , 表示肉身长久延续 。金文在甲骨文字形基础上加“老者发髻”(即老字) , 表示年老但生命长久持续 。有的金文加“口”(道贺) , 表示向长命老人道贺 。有的金文加“又”(操持) , 表示手奉礼物 , 为长命老人庆贺 。
吉语账簿  吉语

文章插图

吉语账簿  吉语

文章插图
其二是:图1的金文“寿”字是上下结构 , 上部以一个老人的形象表意(图A):下部是“田畴”的“畴”字的初文(图B) , 其古字形弯曲的田垅形 , 于此用来作为“寿”字表音的声符 。西周金文、《诗经》等传世典籍 , 皆用为长寿之义 , 长寿是寿字的本义 。有一些金文的下方多加了一只表示手的“又”(图4);还有一些左下方多加了一个“口” , 为《说文》篆文和汉印所本;也有同时加上“口”和“又”的 。“口”可能表示酒杯 , “口”与“又”结合表示举杯向老人献酒祝其长寿 , 这一字形一直流传至秦简和汉代帛书文字中 。经战国一直到汉代简帛文字 , 又到东汉简牍文字 , 都常见此结构寿字 , 现代繁体字寿字形体就是从汉代隶书而来 。汉代以后 , “又”写作“寸” 。大约从唐代开始有了印刷书籍之后 , 采用从口从又之寿字形体为正体 , 其它形体结构的寿字就不再通用了 , 只有从汉隶而来的寿字留传下来 。现在通行的简化字寿字 , 在敦煌汉简中已有雏形 , 写作图C;到了唐代敦煌遗书中的寿字已经与现代简化字寿字相同 。
吉语账簿  吉语

文章插图
《说文解字》:寿 , 久也 。
喜的本义是听到鼓声开怀大笑
喜为会意字 。“喜”字从甲骨文至楷书 , 其形体结构基本相同 。“喜”字的甲骨文作图1-3 , 金文作图4-9 。上部分是“壴(zhù)” , “壴”是“鼓”的象形初文 , 像鼓的形状 。下边部分是“口” , 代指人 。合起来的意思是:听到鼓声响起 , 个个开怀大笑 。可见古人的高兴 , 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由鼓声引起的 。这就决定了“喜”的本义就是“欢喜”、“高兴”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闻乐(yuè)则乐(lè) , 故从壴;乐形于谭笑 , 故从口 。”朱骏声的解释是说:人们听到鼓乐(yuè)声 , 则快乐;“喜”字所以从“口” , 就是因为人们的快乐高兴 , 常常是通过谈笑所用的口表现出来的 。
吉语账簿  吉语

文章插图
也有人对“喜”的结构作了不同的分析 , 他们认为“喜”字上部分是鼓的形状 , 下边部分是放置鼓的基座的代形 , 以表示有了喜庆事 , 而擂鼓奏乐庆贺 。
“喜”字出现于商代 。小篆(图14)是由金文演变而来的 。在汉代隶书中 , “喜”或写作上下重叠的两个“吉”字(图18) , 这有词义影响的因素;或写作上“吉”下“古”的“”形(图19) , 后代双喜字就是此形的左右繁复;或把“壴”字下部原像鼓座部分写成“艹”(如图20) , 这种写法常见于近现代手头字 。今以喜为规范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