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语账簿 吉语( 三 )


《说文解字》:喜 , 乐也 。

吉语账簿  吉语

文章插图
双喜(囍)的来历历来有不少传说 , 其中王安石版本流传最广 。传说王安石20岁那年赴京赶考 , 元宵节路过某地 , 边走边赏灯 , 巧遇一个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 , 灯下悬一则上联 , 征对招亲 。联曰:“走马灯 , 灯走马 , 灯熄马停步 。”王安石读后 , 一时未能对出 , 便默默记在心中 。到了京城 , 你说巧不巧 , 考题正好是:“飞虎旗 , 旗飞虎 , 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对出 , 并被取为进士 。返乡途中 , 当王安石再次路过那户人家时 , 听说那招亲联仍无人对出 , 他便又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 , 结果被招为乘龙快婿 。一次巧合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 ———金榜题名、洞房花烛 , 王安石喜不自禁 , 抓起笔来 , 在红纸上大书连体喜字 , 并高声吟道:“巧对联成双喜歌 , 马灯飞虎结丝罗 。”王安石真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便捡了两个天大的便宜 。
财本义就是有价值的物品
财 , 形声字 。从贝 , 才声 。本义指财物 。造字本义:名词 , 金钱及有价值的重要物品 。在小篆文中 , 该字左边为“贝” , 表示古代曾用贝売充当货币;右边为“才” , 表示读音 。《说文》:“财 , 人所宝也 。” 《韩非子·说难》:“暮而果大亡其财 。”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羽府藏财宝皆封闭 , 以待权至 。”又通“材” , 材料 。《墨子·尚贤下》:“有一牛羊之财不能杀 , 必索良宰 。”孙诒让间诂引毕沅曰:“(财)同材 。”又通“才” , 才能 。《孟子·尽心上》:“有成德者 , 有达财者 。”焦循正义:“财 , 即才也 。”又通“裁” , 制裁 。《荀子·天论》:“财非其类以养其类 , 夫是之谓天养 。”杨倞注:“财 , 与裁同 。”又通“纔(才)” , 仅 。《汉书·霍光传》:“长财七尺三寸 。”
吉语账簿  吉语

文章插图

新中国成立后 , “贝(繁体)”简化为“贝” , “财(繁体)”类推简化为“财” 。“财”字本义一直沿用到现在 , 特别是当今社会 “财”成了很多人的一生追求 。
《说文解字》:财 , 人所宝也 。
基本义是把满“豆”的食品放在供桌上
吉 , 会意字 。甲骨文的“吉”字(图A)上面的部分(图A1)原来是图(A2)的简化形式 。图(A2)是上古时代盛食物的叫作“豆”(图A3)的高脚碗上堆满了祭祖供神的食物的形状 。这“吉”字下面部分的“口”(图A4) , 作为一个字的构件来说 , 在上古可以表示台阶、神座、供桌、门槛等的意思 。从“吉”的全字构形看来:把满“豆”的食品(图A2)放在供桌(图A4)上 , 这就表示家有吉庆之事的意思 。所以“吉”字的本义便是“吉利” 。图(B)还是甲骨文 , 但已把图(A1)的“豆”和“食品”实化为图(B1)形了 。这个“吉”字发展到图(C)的金文阶段 , 更把图(B1)讹变为图(C1)形 。于是秦代的小篆(图D)、汉代的隶书(图E)承袭了金文的形体 , 以后又发展而成楷书“吉”(图F)字 。如今简化写作“吉” 。
吉语账簿  吉语

文章插图

吉语账簿  吉语

文章插图
《说文解字》:吉 , 善也 。
中国的吉祥文化源远流长 , 外在体现从部落图腾延伸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其内在的预示意义从直观美好愿望的简单诉求延伸并升华为预示着好运、幸福、长寿、发财、加官晋爵、子孙满堂等等的文化 , “福、禄、寿、喜、财、吉”成为其中的代表性汉字 , 寄托着老百姓美好的生活愿望 , 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 为节假日尤其是春节凭添了不少乐趣 。
吉语账簿  吉语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