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六册教学计划人教版 小学数学第六册教学计划( 七 )


10、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11、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12、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13、整理复习
14、认识时间
15、找规律
16、统计
17、总复习
18、总复习
19、总复习
20、期末考试、放假
【小学数学第六册教学计划人教版 小学数学第六册教学计划】小学数学第六册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 ,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 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
二、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 , 比一比 ,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 认识图形 , 分类 , 11—20各数的认识 , 认识钟表 , 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 用数学 , 数学实践活动 。认数和计算 , 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 , 简单的分类 , 以及初步认识钟面 , 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 发展数学能力 ,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
三、教学内容分析:
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 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 , 是学习较大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 , 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 , 本册教科书还安排了简单的分类、认识常见的物体和实践活动等内容 。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 , 有助于他们加深对20以内数的认识、计算的理解与掌握 ,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 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领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 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 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 , 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 会读写0—20各数 。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 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 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4.认识符号“=、>、<” ,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 , 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
解决问题领域
1.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 ,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 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
2.学生初步了解到同意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
3.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
4.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
情感与态度领域
1.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 ,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 , 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
2.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 , 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 , 获得成功的体验 , 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
3.学生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几何体 , 描述某些现象 ,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
4.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 , 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
5.学生在他人的指导下 , 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
五、教学对象分析:
我任教的一(1)、一(3)两个班的数学 , 他们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 , 即将踏入正式的、正规的教育学习 。我任教的这两个班 , 他们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 。比如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 , 对学校的一切充满好奇 , 大多数人思维活跃 , 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 , 但是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
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 , 会认这些数 , 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 , 课堂上集中注意时间较短 , 孩子普遍好动 , 行为习惯还有待规范 。针对以上情况 , 我本学期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 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让他们喜欢上课 , 喜欢数学 。在课堂上 , 教师应从课堂常规训练开始 , 因为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 , 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 , 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 , 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 , 所要形成习惯的 , 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 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