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提问:看课本图2—4 , 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在农田里并排行驶 , 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飞行 , 说它们是运动的 , 你选什么物体为参照物 。
答:选大地为参照物 , 它们是运动的 。
教师追问:在甲图中如果选卡车或收割机为参照物 , 在乙图中如果选受油机或加油机为参照物 , 另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
答:另一物体是静止的 。因为它们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
教师小结:像卡车和收割机这样两个物体以同样的快慢 , 向同一方向运动 , 它们的相对位置不变 , 则称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
提问:请你解释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子弹的道理 。
要求学生用相对静止的道理予以解释 。
教师指出: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 , 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 , 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举例例说明当所选的参照物不同时 , 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不相同 。例如列车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 以车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
4.匀速直线运动
(1)自然界中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
(2)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演示实验:启动节拍器 , 使两响之间间隔1秒钟(如果没有节拍器 , 可由学生读秒表) 。将1米长的内封气泡的玻璃管竖直靠放在黑板上 。使气泡由管底竖直上升 , 从零时刻开始 , 在每个节拍时 , 在气泡所在的位置旁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个短横线(以气泡的上沿或下沿为准) , 这些横线由下到上等距离排列 。
改变节拍器摆锤的位置 , 增大(或减小)摆的周期 , 重做上述实验 。此时要平移玻璃管在黑板上的位置 , 每组记画横线不可重叠 。
用刻度尺测相同的时间间隔内 , 气泡通过的距离 。
提问:你认为气泡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教师讲述:运动的气泡经过的路线是直的 , 并且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距离相等 , 即快慢是不变的 。这种快慢不变 , 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 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
板书:“3.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 , 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 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
匀速直线运动在自然界中并不多见 , 但是许多运动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 。
提问:百米跑运动员 , 从起跑线起跑 , 跑到终点 , 他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吗?(答: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 。)
5.小结本节知识要点
三、布置作业
课本P2—4 , 练习1、2、3、4 。
四、说明
由于在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用)中 , 参照物并未作为教学内容列出 。建议在教学中只需让学生对参照物的概念有个很初步的了解 , 懂得要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个参照物就够了 , 不要在教学中补充较为复杂的例题 , 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3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道力的概念及矢量性 , 会作力的图示.
2.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 会确定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 理解重心的概念.
3.了解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教学重难点
1.力的概念及矢量性 , 作力的图示.
2.重力产生的原因 , 确定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 重心的概念 , 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教学过程
[知识探究]
一、力和力的图示
[问题设计]
做一做以下实验 , 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 总结力有哪些作用效果.
(1)小钢球在较光滑的玻璃板上做直线运动 , 在小钢球的正前方放一磁铁 , 小钢球靠近磁铁时;
(2)在与小钢球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
(3)分别用手拉和压弹簧.
答案
(1)小钢球的速度越来越大;
(2)小钢球的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
(3)用手拉弹簧 , 弹簧伸长;用手压弹簧 , 弹簧缩短.
力的作用效果有: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要点提炼]
1.力的特性
(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我们谈到一个力时 , 一定同时具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推荐阅读
- 南京高中返校复学了吗?什么时候复课?
- 盘点我们用过的高中班规带给我们身体还有心理的“摧残”! ...
- 物理学家杨振宁排第几
- 物理课堂教学情况总结 物理课堂教学总结5篇
- 物理课堂教学情况总结 物理课堂教学教师总结5篇
- 中学物理教学论期末考试题 中学物理教学论总结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目录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教学总结
- 学生学期总结与反思怎么写 物理学期总结与反思怎么写
- 高二物理教研总结与反思 高二物理学科教学总结与反思
- 八年级物理教学工作反思 物理教学工作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