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验步骤
1.安装调平
将带有斜槽轨道的木板固定在实验桌上 , 其末端伸出桌面外 , 轨道末端切线水平 , 如图所示.
2.建坐标系
用图钉将坐标纸固定于竖直木板的左上角 , 把木板调整到竖直位置 , 使板面与小球的运动轨迹所在平面平行且靠近 , 把小球放在槽口处 , 用铅笔记下小球在槽口(轨道末端)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点O , O点即为坐标原点 , 用重垂线画出过坐标原点的竖直线 , 作为y轴 , 画出水平向右的_轴.
3.确定球的位置
将小球从斜槽上某一位置由静止滑下 , 小球从轨道末端射出 , 先用眼睛粗略确定做平抛运动的小球在某一_值处的y值 , 然后让小球由同一位置自由滚下 , 在粗略确定的位置附近用铅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通过的位置 , 并在坐标纸上记下该点.用同样的方法确定轨迹上其他各点的位置.
4.描点得轨迹
取下坐标纸 , 将坐标纸上记下的一系列点 , 用平滑曲线连起来 , 即得到小球平抛运动轨迹.
五、数据处理
1.计算初速度
在小球平抛运动轨迹上选取分布均匀的六个点——A、B、C、D、E、F , 用刻度尺、三角板测出它们的坐标(_ , y) , 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 已知g值 , 利用公式y=2(1)gt2和_=v0t , 求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 最后算出v0的平均值.
2.验证轨迹是抛物线
抛物线的数学表达式为y=a_2 , 将某点(如B点)的坐标_、y代入上式求出常数a , 再将其他点的坐标代入此关系式看看等式是否成立 , 若等式对各点的坐标近似都成立 , 则说明所描绘的曲线为抛物线.
六、误差分析
1.斜槽末端没有调水平 , 小球离开斜槽后不做平抛运动.
2.确定小球运动的位置时不准确.
3.量取轨迹上各点坐标时不准确.
七、注意事项
1.实验中必须调整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检验是否水平的方法是:将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水平部分 , 将其向两边各轻轻拨动一次 , 看其是否会加速或减速运动).
2.方木板必须处于竖直平面内 , 固定时要用重垂线检查坐标纸竖线是否竖直.
3.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
4.坐标原点不是槽口的端点 , 应是小球出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点.
5.小球开始滚下的位置高度要适中 , 以使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由坐标纸的左上角一直到达右下角为宜.
6.在轨迹上选取离坐标原点O点较远的一些点来计算初速度.
推荐阅读
- 南京高中返校复学了吗?什么时候复课?
- 盘点我们用过的高中班规带给我们身体还有心理的“摧残”! ...
- 物理学家杨振宁排第几
- 物理课堂教学情况总结 物理课堂教学总结5篇
- 物理课堂教学情况总结 物理课堂教学教师总结5篇
- 中学物理教学论期末考试题 中学物理教学论总结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目录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教学总结
- 学生学期总结与反思怎么写 物理学期总结与反思怎么写
- 高二物理教研总结与反思 高二物理学科教学总结与反思
- 八年级物理教学工作反思 物理教学工作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