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北京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 三 )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
3.认识尺子 。
(1)师:尺子有很多种,不止是你们手中用的这种,还有这些 。(出示各类尺子,拓宽知识面,让学生多认识一些尺子 。)而在我们的学习中,大家常用的就是学生尺 。(在黑板上贴出放大的直尺图 。)
(2)观察、探究:学生尺上有些什么?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 。)
结合学生的发现,讲解刻度线、字母cm及其含义、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
(板书:长度单位——厘米(cm) 。)
(3)师:在尺子上找到“0”了吗?它在什么位置上,谁知道表示什么意思?
尺子上还有些数字是什么意思?请找到尺子上从“0~1”这一段,从0~1是几厘米?
(4)在认识厘米的基础上,让学生用手比划感受一下“1厘米有多长”,再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你见到过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中常见物体理解厘米的实际意义,使抽象的单位变得可以体验 。)
(5)认识几厘米
①数一数:从0刻度到2刻度之间有几个1厘米,是几厘米?从3刻度到7刻度是几厘米?
②猜一猜,5~6.9~10、0~2.0~6之间分别是几厘米 。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经验和认识出发,加入“猜想”这一催化剂,促进学生多角度思维,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得出结论 。诱发学生的跳跃思维,加快1厘米的认识过程 。)
③打手势:4厘米大约有多长?7厘米大约有多长?10厘米大约有多长?
(同桌互评 。)
4.量物 。
(1)要求学生取出统一物体(学具中的等腰三角形),找到长边(正好整数),小组讨论试着量,再汇报 。面对结果不统一时,大家讨论原因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找一人上台演示,得出经验:量物体时,先把一端对准0刻度线,再看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
(2)再量这个三角形的一条短边,不够整数,全班交流该读作多少 。
讨论:离哪个刻度线比较近,大约是几厘米 。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用不同的工具测量课桌,到用相同的工具测量物体,在操作中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得出结论,找出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在自主的探索中去发现与创新 。)
三、巩固练习 。
1.估计大约是几厘米?(如:书的厚度,小棒、铅笔的长度等 。)
2.请几名同学分别量出这几种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并注意测量的方法 。
3.小组活动,完成第15页第1--3题,先估计,再测量 。
四、总结评价 。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你表现得怎样?
北京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范文3
在本次活动中,学生将综合应用图形、乘除法、方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探索实践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与应用,是培养学生初步数学意识的好教材 。能培养学生多动脑、勤思考的习惯,增强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爱数学的意识 。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图形面积、乘除法、方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良好习惯 。
3.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综合应用图形面积、乘除法、方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教学难点: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屏幕显示:小明家搬新家,妈妈让小明自己设计自己的卧室 。星期天,小明要和妈妈去买地砖,去之前小明要做些什么准备呢?
生:应该知道小明的房间有多大?
生:从屏幕上看小明的房间是长方形的,那小明应该量一量房间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
师屏幕显示:小明的新房间的长和宽分别是4m和3m 。
师:同学们,你们能帮小明算算他的房间有多大吗?
生:34=12(平方米)(师板书)
师:买多少地砖?怎样铺呢?现在就让我们和小明一起来讨论铺地砖的问题 。(板书课题)
【利用课件显示小明卧室要铺地砖的情景,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好数学能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由学生自己讨论买地砖前应做的准备工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提出问题
师:小明一家来到装饰城,小明逛了一圈,看到了很多漂亮的地砖,小明经过认真的挑选,再三权衡,最后剩下两种地砖(课件出示两种地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