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设计师告诉你,如何从用户体验角度将文案与视觉融合( 五 )


宣传文案的创作之于设计师而言是巨大的挑战, 却也是绝佳的锻炼机会 。 接到需求后不要慌, 做足功课在尽量早的阶段抛出大胆的想法, 尽可能开脑洞突破常规, 在不同的方向上做尝试而不是一开始就逐字逐句精雕细琢, 只有在你的不断试探进攻下, 才能让各个利益相关方早早亮出底牌:排除不可接受的方案、在有区分度的方案中敲定细化方向 。 千万不要改完20稿排完美美的版面才给大家看, 如果此时方案被否定可就亏大了 。
此外, 时间、人力、开发实现效果的限制, 决定了文案可以发挥的空间:文案与设计形式的巧妙结合是1+1大于2的效果, 但相应付出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则需要结合实践经验合理评估 。
公关与法务风险也必须提前列入考量:首先要具备基本的公关和法律常识, 做好提前的沟通工作, 待文案稿件成熟后务必与公关和法务部门的同事沟通审核, 避免上线后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
从设计概念先行尝试官网改版, 到新官网的全面上线, 陆陆续续一年有余, 其间经手各页面无数版文案集结起来怕也是足够编成一本小书了 。 回顾从起初的彷徨困惑, 到过程中的艰难推进, 再到后期的熟能生巧游刃有余, 仔细回顾收获最大的并不是文案创作能力的提升, 而是对设计师工作角色和流程的思考 。
文案草拟的初期设计师应当承担怎样的角色, 并不是埋头书写经典文案与视觉表达 百度云, 而是大量的研究准备和与各方的沟通工作 。
在与多方的沟通过程中, 设计效果先行的方案甚至往往起到了负面作用:需求方可能会因为对某种视觉效果的喜恶而选择非最佳方案;设计师坚持某种视觉效果也会反过来限制文案的表达能力 。 那么是怎样的沟通真正起到了正面作用?这里笔者以仅有的一点实践经验总结如下:1.提出“目标-方法-结果“这一清晰逻辑结构的方案有利于提高讨论效率;2.提供差异大但有限的可选项, 才能成功做出决策, 过多过少都不行;3.设计效果后置有利于避免陷入往复讨论的拉锯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