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对未脱简的原文 , 基本上都进行了修饰 , 个别条文还增加了脉象;尤其是用脉象解释病理 , 明显是将本末关系搞颠倒了!
4、搜采了其他经方家治疗伤寒热病的不少的经验方证 , 不仅多数方证都不太严谨 , 而且还让后人误认为张仲景就是论治伤寒热病的!
5、不但大量搜集了医经家关于伤寒热病的华而不实的空论 , 而且还将自己对伤寒热病的认识与即时的感悟穿插于条文之中 , 掩盖了张仲景的“论广《汤液》”的本质 , 将张仲景的“论广《汤液》”撰次为一本专治伤寒热病的《伤寒论》了 。
因此 , 王叔和既是张仲景“论广《汤液》”的发扬者 , 同时也是第一个误解和搞乱者!
三、林亿辈在校修《伤寒论》时 , 不仅搞乱了张仲景的学术渊源 , 而且又进一步将《伤寒论》狭义化了
北宋时 , 林亿辈以高本为基础校修《伤寒论》 , 可以参考的书籍只有孙本《伤寒论》和《脉经·卷七》的内容;因为高本《伤寒论》“文理舛错、辨证不伦” , 所以孙本就现得格外重要了;而且不论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 , 也都未再发现他们当时还有其它版本可供参考 。致于上世纪三十年代 , 国内陆续发现的桂林本、长沙本《伤寒杂病论》及涪陵本《伤寒论》 , 根据其内容都是后世伪作!若将《伤寒论》与高本、孙本《伤寒论》以及《脉经·卷七》的内容比较 , 就不难发现:
1、“《伤寒卒病论》集”是林亿辈新校入的内容
【浅谈张仲景与《伤寒论》 张仲景伤寒论】林亿辈在《伤寒论·序》中引《针灸甲乙经·序》 , 将张仲景的学术渊源论述的非常清楚 。但是 , 在“《伤寒卒病论》集”中却有:“乃勤求古训 , 博采众方 , 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 , 并《平脉辨证》 , 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这明显就是将张仲景的学术渊源搞错了 。而且所谓的“伤寒卒病论” , 最早在《新唐书·艺文志》中有“《伤寒卒病论》十卷”的记载 , 与这里的“《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 不但卷数不合 , 而且“杂”与“卒”的意义也不同!
另外 , 此“集”的第一段韵味十足 , 明显就是魏晋时的文风;而且与《后汉书·何顒别传》和《名医录》中所谓的张仲景“韵不高”、“其言精而奥”也不相符 , 所以不可能是张仲景所为!第三段在《千金方》中就有意义相似的文字 , 这分明是作者模仿了孙思邈的文章 。尤其是此“集”以张仲景的身份而作 , 至今很多人仍误于其中 , 甚至有人还是研究《伤寒论》的专家!
2、林亿辈编撰了“辨脉法第一”与“平脉法第二”
在高本《伤寒论》中有“伤寒脉候”一节 , 林亿辈可能是受此启发编撰了“辨脉法第一”与“平脉法第二”两节;根据其中的内容 , 多是根据《素问》、《脉经》、《千金》等古医籍编撰而成 , 无非是为了强调诊脉的重要性!
3、“伤寒例第三”是林亿辈仿《千金方》所作
在高本《伤寒论》中 , 有“伤寒叙”和“伤寒受病日数第次病证”两节;而在孙思邈的《千金方》中 , 又有“伤寒例”一节 , 林亿辈也可能是因此编撰“伤寒例第三”;其中摘录的《素问·热论》中两感伤寒、经络传变的内容 , 严重影响了后人对张仲景的三阴三阳六病的正确认识;尤其是将《外台》第一篇中的“今搜采仲景旧论 , 录其证候 , 诊脉声色 , 对病真方 , 有神验者 , 拟防世急也” 。夹杂于《伤寒例》中 , 让后人误以为《伤寒例第三》是王叔和所作 。
4、“辨痓、湿、暍脉证第四”本是太阳篇的内容
“辨痓、湿、暍脉证” , 在高本《伤寒论》中没有相关的内容;孙本《伤寒论》则是在“太阳病用桂枝汤第一”中 , 开篇“论曰:伤寒与痓病、湿病及热暍相滥 , 故叙而论之” 。在《伤寒论》与《金匮玉函经》的“辨痓、湿、暍脉证”中 , 开篇也有:“伤寒所致太阳病痓、湿、暍此三种 , 宜应别论 , 以为与伤寒相似 , 故此见之” 。所以不难看出:王叔和在撰次“仲景遗论”时 , 痓、湿、暍三病是太阳篇的内容 。孙思邈认为《伤寒论》是治疗伤寒的 , 虽然痓、湿、暍三病与伤寒混在一起不妥 , 但还是按原文“叙而论之”了;林亿辈虽然认为“宜应别论” , 但又“以为与伤寒相似” , 所以在《伤寒论》中又另立章节了 。由此可见 , 张仲景在“论广《汤液》”的太阳篇有伤寒、中风、湿与暍四个类型 , 论述的是广义伤寒 , 并非后世所谓的狭义伤寒!
推荐阅读
- 炉石传说狗头人与地下世界冒险模式卡组推荐[多图]
- 苏宁和京东走向分岔路口? 苏宁与京东
- 吸管工具的介绍与使用方法 吸管工具怎么用
- 经典的传承与创新-《熊猫祖玛》受热捧[多图]
- 剑与远征霜息冰原阵容攻略:霜息冰原阵容搭配推荐[多图]
- 小事与大事 大事小事
- 空调通风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 空调维修大全
- 妄想山海分水骨获取方式与作用一览,推荐阅读
- 创造与魔法二级符文魔法配方大全,知识科普
- 装修卧室门的选购与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