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仃孤苦的意思 伶仃孤苦( 五 )


伶仃孤苦的意思  伶仃孤苦

文章插图
宣统二年六月日记中的“缘”
在恩光看来 , 家中人毫无天理良心 , 是“畜辈” , “实未有丝毫之义理 , 安心作对 , 可恨可恨” 。家人有意拆散的行为 , 令恩光更加思念李成 。他有时吃完饭 , 急不可耐要见李成 , 日记记为“奔缘寓” 。如果访而未见 , 则不胜落寞 。如宣统元年六月初五日 , “怀缘 , 进城 , 步大街 , 欲访未果 , 无聊归家 , 尤觉孤寂 , 可叹 。”总之 , 恩光此时已经犯了魔怔 , 他对李成是“动止触物  , 时刻感想” 。
这种思念令恩光发狂 , 他对不断记载思念或许也感到厌倦 , 故而更改日记书写体例 。八月初五日日记云 , “此后念佛、缘 , 默志之 , 日有遇则书之 。”不再记载每日的思念 , 而只记载他们的相遇 。然而一个月以后 , 思念的情愫又占据上风 , 他自订的书写体例再度改变 。九月十七日日记云:“每日时忆及缘 , 辄念念 , 后有遇 , 登计 , 馀总识之 。”此后十几天恩光日记中不再记载思念李成 , 推测他另外备有簿册 , 专门记载思念次数 , 以便归总 。这真是一位痴情的男子!
为了消弭漫长的相思之苦 , 恩光不断努力 , 朝着他和李成相聚的目标迈进 。七月份 , 彼时学部下辖京师图书馆落成 , 恩光极力谋求守护图书馆藏书的职位 , 以便二人早日完聚 。于是七月初八日日记云:“怀缘 , 念念在抱 , 默祷成全 , 则相聚在迩矣 , 时须运动 。”经过持续不断的运作 , 恩光顺利获得这一职位 , 并从家中搬出 , 居住在图书馆旁 。十月初二日 , 恩光和李成会面 , 商量移到图书馆新宅同居 。十月初六日 , 恩光剃发刨须 。十月初七日 , 李成搬来和恩光同居 。从此恩光日记中记载变为“缘侍 , 晚同榻抵足叙话” 。然而 , 这种状况再度被家人发觉 。十月初十日 , “恶妇无故非常取闹 , 天乎!直是逼迫速死以了宿孽耶?何苦是之苦命!痛哉!”他的妻子闹上门来 , 令恩光无法应付 。在恩光看来 , 家人仍旧没有放弃拆散他和李成 。十月十二日日记 , “连日家人辈异常悍逆 , 万分强忍 , 自叹命苦无怜而已” 。按照彼时道德准则 , 处于劣势的恩光除了在日记中抱怨 , 哀叹命运残酷之外 , 实在也并无他法 , 只能忍耐 。
在度过一小段甜蜜时光之后 , 恩光和李成的感情却迅速降温 。首先是开销日益增大 , 原本负债的恩光注意到开支继续增加 。十一月初六日 , “成购套壶椰子 , 甚细 。连日烦闷 , 浮费流水 , 奈何!”而李成也经常告假回家 , 外加此时恩光公务不顺 , 心情重又回到愁闷状态 。所谓“内外之不顺心 , 公私之不合理 , 忍耐无法 , 听天由命而已 。”由于二人关系变冷 , 日记中也不再称李成为“缘” , 转而将其记作“成” 。不安分的李成开始逐日外游 , 至于宣统元年(1910)二月二十二日 , 恩光在日记中写下:“初鼓 , 雇马车回庙 , 锁门不开 。成外出浪荡 , 不可信任 , 自恨 。”两人关系至此再不复往日甜蜜 , 而日记中再也没有出现“缘”字 , 一律标为“成”字 。至于1911年十二月 , 李成自行结婚 , 他与恩光的另类感情也基本结束 。直至1912年五月中旬 , “成僮含泪辞去 , 无钱养留 。三年侍奉豢养 , 一旦别寻衣食 , 曷胜惋叹 。”两人结束主仆关系后 , 仍有来往 , 1912年八月十四日 , 李成赠送恩光花糕 , 恩光认为他“尚有良心” 。不料八月二十六日 , 李成来恩光家 , 谈未片刻 , “陡然拳打脚踢 , 不分皂白 , 谩骂无礼 。……苟延残喘之际 , 更复直奇变悖逆之野蛮无教之事 , 命何以堪!孑身忍耐 , 不能早亡 , 尚有此等孽障 , 命薄可叹极 。”两人的关系 , 竟然以这样狼狈的局面收场 , 令人欷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