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恩光与李成感情渐冷的日子里 , 恩光与家人的关系逐渐缓和 。宣统二年正月 , 恩光的孙儿保泰降生 , 给他带来许多欢乐 , 他时常回家看望孙儿 。至于宣统二年八月 , 恩光重又携带李成回家看视孙儿 。恩光的家人看来原谅了他从前的行为 。
就在他的家庭生活即将恢复平静之际 , 整个社会的动荡却已现端倪 。几个月之后 , 遥远的武昌爆发了革命 , 随之而来清帝逊位 , 恩光赖以生存的大清王朝覆亡了 。这对恩光的生活而言 , 又是一大变化 。正在此期 , 恩光又开启了另一段恋情 。
言情词汇与恩光的三条情感线
在谈论恩光1912年以后的新恋情之前 , 有必要先回顾下恩光情感世界中的三条情感主线 , 以便更为清楚地认识他的感情世界为何有新的波澜 。恩光情感世界的波澜形诸日记 , 是采用一系列充满感 *** 彩的词句精心书写 , 故而分析那些充满感 *** 彩的词句 , 就成为蠡测恩光情感世界的重要指征 。
情感是一系列可以传达的信息 , 是个体与内心世界并外部世界沟通的特殊“语言” 。日记中偶尔一现的情感表达/语言 , 是个体对身心状态和周遭世界的审慎对话 , 既是情绪的疏导 , 也是心灵世界的重建 。在此 , 我们尝试将恩光日记中充满感 *** 彩的词语 *** 一个表格 , 以见出恩光在1909年至1910年5月间的情感状况 。之所以选取这一时间段 , 主要在于1909年恩光尚未在日记中透露和李成的爱情关系 。而1910年只标记至五月份 , 则由于当年四月份李成被恩光家人逐出家门 , 在整个五月份 , 恩光的情绪出现极为激切的变化 , 充满感 *** 彩的词汇也大量增加 , 然而 , 也不免出现一些雷同 。以五月份为例 , 已足以说明恩光如何运用这些词语在日记中表达自己的心情 。同时 , 也可由此窥见日记是否足以承担作者的情感表达 。
《恩光日记》情感、心境词语略表:

文章插图
由于这部分日记记载并不连贯 , 我们不能以此断定恩光平均每月的情绪变化 , 却正是这种不连贯的记载特点 , 以其随机性 , 揭示恩光整个情感和心境的不稳定 。从日记中频繁使用的词语来看 , 恩光大量表达了感伤、烦闷 、黯然、悲愤等情绪 。在此 , 我们以意大利学者P.史华罗(Paolo Santangelo)《明清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心境词语研究》中提出的五种情感类别为参考 , 分析恩光此时的情感世界和心境 。史华罗根据情感和心境将中国明清文学作品(主要为小说)中的词语分为以下五种情感类别:
1.消极反应类型(恐惧、怀疑、焦虑、惊异);
2.积极反应类型(爱、感动、喜欢、希望);
3.满意反应类型(快乐、美感、宗教情怀、欢愉、满足);
4.攻击性反应类型(愤怒、仇恨、妒忌);
5.不满反应类型(悲哀、沮丧、羞惭) 。
利用史华罗的分析框架 , 很容易发现 , 恩光的情感基本处于消极反应、不满反应这两大类型 , 偶尔还有一些攻击性反应类型 。恩光的情感世界极为消极 , 时时处于不满和压抑之中 。日记中极为难得的积极和满意反应的情感词语是“爽人心目”和“适慰” 。前者出现在宣统元年三月十七日 , 面对皎皎明月 , 恩光感到“爽人心目” 。至于“适慰” , 则出现在宣统元年十月二十四日日记中 , 当天李成在旅店服侍较为周到 , 故出此语 。由此 , 并不难理解恩光的情感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 , 他找不到欢乐和积极的出口 , 所遇人事均令他不快 , 带来的只有无穷的烦闷和忧愁 。惟有深夜自然的风景与悉心照料他身心的仆人李成 , 才能带给他安慰和欢乐 。如此 , 就不难理解为何在李成被逐出家门之后 , 恩光每日都长吁短叹 , 陷入深深的思念和欲罢不能的煎熬之中 。

文章插图
宣统二年五月日记充满感 *** 彩的词语

推荐阅读
- 英雄不孤单,烈士英灵回故园
- 孤篇压倒全唐的作品是 春江花月夜最高的评价
- 鸬宫天马,不再孤傲
- 盐蒸橙子为什么是苦的
- 君未归,孤何安意思
- 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出自哪里 德不孤必有邻出处
- 形容女人孤独寂寞的句子 形容孤独寂寞的句子
- 描写孤独寂寞的句子,要求不明显出现寂寞孤独的词 描写孤独寂寞的句子
- 吃了发苦的车厘子会中毒吗
- 个人工作总结10篇 寒假工作总结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