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分类型,体会间接抒情
导语: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相比,必须得有一种凭借,即要有一种“附着物”作为依托:或人、或事、或景、或物,或议论中、或叙述时,将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互相融合,创造一种诗意的意境,让你去感受、去品味 。因此,它的表现形式多样,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
1.出示任务:间接抒情,有哪些表现形式呢?或者说,间接抒情有几种类型呢?
2.反馈指导:
预设(PPT显示):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感是流淌在文章中的血液,“情”要隐,隐到不直说别人也能感觉到 。借写景抒情,关键是选择善于引发真情的景物 。比如:片段五《散步》通过对田野、绿芽、冬水等描写,展示了春天的浓厚气息,对生命力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描摹景物,处处充溢着作者莫怀戚的情感,正所谓景中有情、情寓景中,使全文浑然天成 。
托物言志(融情于物):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 。虽只是对事物的描绘,但读者读来却字字都包孕着真切动人的情感 。比如:片段六《土地的誓言》就是融情于物,借东北特有物产,抒发了对故乡的强烈的思念与爱恋 。
记事抒情(融情于事):借叙事抒情,叙事是手段,不必追求事件的完整过程,而是要把浓郁的情感融入叙述之中 。要选择生动感人的细节作为情感的凝聚点,着力用情 。比如:片段七《最后一课》刻画了韩麦尔先生用全身力气写下“法兰西万岁!”为所有人上了真正意义的“最后一课”,震撼每个心灵!
议论抒情(融情于理):议论抒情句就是兼用抒情的表达方式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在文章的结尾表达作者的观点 。一般是先抒情,然后引出议论 。比如:片段八《走一步,再走一步》就在文末通过议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这是多么富有智慧的人生哲理啊!
(1)学生活动:结合文中间接抒情经典名篇(片段五——八),区分间接抒情的四种类型 。
(2)教师引导:明确四种间接抒情类型,并形成板书 。准确区分间接抒情的四种类型,可以让我们在作文中学以致用,更加自由地、多样化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
三、借鉴名篇,学习技法
导语:有的人形容说:“感情是文章飞腾的翅膀 。”好文章,会把你带入美好的情境界中去,使你得到美感享受 。从经典文本的经典抒情段落来看,抒情方式分为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学好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技法,一定会使文章更上层楼 。
(一)借鉴名篇,学习直接抒情方法
1.出示任务(PPT显示):让我们观察课文《土地的誓言》片段,探讨直接抒情的方法 。
“没有人能够忘记她 。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 。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土地的誓言》中这句直抒胸臆的语句,运用了什么方法,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反馈指导:
(1)学生反馈:人称发生了变化由她变成了你,便于直接倾诉;用了比喻、拟人、呼告、反复等修辞手法 。
(2)教师引导:此片段人称发生变化,便于直接倾诉;将土地比作母亲,并将倾诉对象拟人化;运用呼告、反复等修辞手法,直接对土地母亲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等情感,表达情感更加炽热直接 。
除此之外,《荷叶·母亲》中将母亲比作荷叶,“我”比作红莲,生动形象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珍爱、庇护,“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运用反问,强调母爱的重要性——庇护子女、荫泽后代 。
(3)方法小结(PPT显示):直接抒情的具体方法有:直陈肺腑(内心独白)、变换人称(她—你)、善用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呼告、反复),并形成板书 。
A.直陈肺腑(内心独白):人在情绪高涨或激愤的时候,往往要找朋友倾诉;或将它写在文章中,用纸、笔为代替物,将感情发泄出来 。这种方法,就叫“直陈肺腑法” 。在小说、戏剧等作品中,常以独白的形式出现;而在散文中常是作者内心的直接剖白 。例如,《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内心独白的句子:“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有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到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沉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 。”当小弗郎士知道这是“最后一课”之后,内心悔恨万分,懂得了上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感到了它的弥足珍贵 。内心独白具体细腻、真实可感 。
推荐阅读
- 一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通用范本
- 高二状物语文满分作文
- 初中七年级有物理吗 七年级有物理吗?
- 一年级数学教师个人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教师个人教学反思范文
- 七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反思与改进措施 七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反思5篇
- 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告诉我们的道理
- 潺潺流水怎么读 潺潺流水怎么念
-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教案范文
- 三年级语文手抄报
- 烟波浩渺什么意思 烟波浩渺,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