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常识有哪些 冬季应该如何养生( 九 )


《饮膳正要》中认为冬季宜服羊肉粥, 以温补阳气 。 如若在粳米粥中加点红枣、赤豆可使人觉周身温暖, 精力倍增 。 民间有冬至吃赤豆粥,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 腊月二十五吃“八宝粥(饭)”的习惯 。
冬日宜食养心除烦的麦片粥, 消食化痰的萝卜粥、补肺益胃的山药粥, 养阴固精的核桃粥, 健脾养胃的茯苓粥, 益气养阴的大枣粥, 调中开胃的玉米粥, 滋补肝肾的红薯粥等 。
二宜温热之品, 以取阳生阴长之义 。 如宜吃牛羊肉、狗肉、桂圆肉、枣、蛋、山药、猪血、糯米、韭菜等 。 冬季每晚餐喝一小杯酒, 对中、老年人养阴大有裨益 。
体肥胶者忌肥甘温热厚味 。 三宜坚果之吕, 冬日多吃点核桃、板栗、松子、花生、葵花子、芝麻、黑豆、黑米等 。
冬季, 偏于阳虚的食补以羊、鸡肉等温热品为宜 。 偏于气阴不足的人以食鸭肉、鹅肉为好 。
《随息居饮食谱》中指出:鸭肉“滋五脏之阴, 清虚劳之热, 补血行水, 养胃生津 。 ”
《本草纲目》中指出:鹅血“利五脏, 解五脏热, 止消渴, ”民间也有 “喝鹅汤, 吃鹅肉, 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谚语 。
患有脑心血管动脉硬化症者, 饮食要注意“低盐、低糖、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原则,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证实, 多吃鱼, 适当吃茶油、玉米油、米糠油、黑木耳等, 是抗动脉硬化、消除过氧化脂质、延年益寿的重要措施 。
俗语说, “三九补一冬, 来年无病痛” 。 冬季适当进补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 此时人的皮肤致密, 出汗较少, 摄入的营养物质也容易贮藏起来, 为明年开春乃至全年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
“进补”一般是针时“体质虚弱”及老年人来说的, “体虚”应根据其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等虚症分别选用适当方法进行施补,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年人多以肾虚为主, 所以补肾尤为重要 。
进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食补, 二是药补 。 食补在冬季调摄中尤为重要 。 冬令进补可预防疾病的发生, 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放藏于精者, 春不病温 。 ”
意即冬令进补, 能使“精气”储存于体内, 到了春天就不会生病 。 冬令进补的同时, 应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运动 。
这样可促进新陈代谢, 加快全身血液循环, 增强胃肠道对滋补品的消化吸收, 使之能够被机体更好地利用, 达到补而受益的目的 。
结语:养生是现在很多人都很关注的一件事情, 每个季节都有自己不同的一套养生方案,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关于冬季应该如何养生的一些小方法, 希望上文中所提到的一些知识, 能够给有这方面需要的人一个很好的帮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