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之语文学习经验( 七 )


同时要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规范书写,提高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同学们所学的知识都散见于每一篇课文中和每一堂语文课上,复习时应加强语文学科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 。要注重对中学语文的基础知识、读写基本技能进行全面归纳整理 。至于现代文阅读和作文,更要注重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 。
对于教科书中要求背诵的句、段、篇,一定要熟记成诵 。复习要紧扣课本,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考点梳理,分清主次,各个击破,把最基础的知识掌握牢固 。课本内的知识重点,主要包括现代文中的名言名句、词语,古诗词名句,尤其是文言文讲读课文的背诵理解 。背诵篇目要字字落实,时时“温故”,而且还应该做到不写错别字,不错用标点,不因粗心大意而失分,力求准确无误 。若学生的基础较差,教师就应指导学生归纳出重点词句,予以重点检测 。引导学生运用归类的方法,将积累的名句进行梳理,进行比较式的学习记忆 。还应不断地培养学生背诵古诗文的兴趣,督促学生多注重课外名句积累,做到“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 。
当然,复习课本中的知识不能仅靠死记硬背,还要将记忆和理解结合起来,在记忆的基础之上更要注重理解,才能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
对于名著阅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欣赏方法,可通过名著交流会等各种形式交流阅读的成果,养成深入文本,对名著的重点章节仔细阅读,反复品味的精读习惯,并紧扣考纲规定的7部名著,对主人公、主要情节、精彩片段、主题及共性等作出梳理 。对于内容上只做粗枝大叶似的阅读是远远不能满足考试要求的 。
对于作文,一要从作文的基本思路做起,审题、立意、谋篇、成文、修改,严格按照考场作文的程序,严格控制时间,认真写作,指导学生在具体写作中查找自己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 。二要注意发挥学生自己的优势 。由于同学们的作文基础不同,对作文要求理解不同,选择的角度也不同,所以应该全面分析,认真比较,指导学生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水平的角度去写 。
(二) 掌握复习备考方法
中考语文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要想同学们在短暂的时间内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并非易事 。因此,要采用合适的学习方法 。
1、精心准备,科学归纳 。
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强化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弱化了工具性,语文知识缺乏系统性,学生的头脑中缺乏一个整体的知识网络,因此,在复习中,教师一定要精心准备材料,搞好知识的归类和资料整理工作 。首先要认真解读《考试说明》,强化目标意识 。同学们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学习《考试说明》中所列考项,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使复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复习中一定要了解学情,及时考试与总结,搞好试卷分析,找出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不能满足于“我都讲过了”,而要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 。讲解试卷不要一讲到底,更不要单纯对对答案,而要针对失误教给学生正确的答题方法与技巧 。
2、制定计划,调整方法 。
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能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老师制定的复习计划下,同学们也要有自己的个人计划,包括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也包括复习的方法和巩固的手段 。要求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不要过多地依赖同学和老师,遇到不会做的题应给足自己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加深印象 。在语文复习中要注意采用基本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因为基本的解题技巧和方法都来源于教师平时的具体讲解传授;来源于考生平时学习中的感悟积累 。因此建议教师在组织复习时,一定要巧用这些技巧、方法,注重理解、感悟,把重心放在理解和运用及语言表达上,逐步掌握语言运用、阅读与写作的基本规律,提升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 。
3、强化人本,激发兴趣 。
复习是一项枯燥而繁重的工作,老师感到累,其实学生更累 。因此,老师一定要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少批评,多鼓励,守住阵地 。增强服务意识,强调非智力因素,增大感情投入,最终达到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 。复习中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雷同 。如作文,考查方式和“积累与运用”等不同,不是看学生懂得多少作文技巧,而是看你会写什么,所以作文复习一定要落实到“写”字上,不能空谈技巧 。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也要随时注意教给学生解题方法,随时订正学生的错误 。要特别注意培养能力,复习课文不是为了猜题,做课外练习也不是为了碰运气,因为中考题目是猜不到也碰不到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