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数学教学 , 最令我烦心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原因较多 , 也是比较复杂的 , 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 , 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 , 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也是很关键的 。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中不断的反思 , 上课前认真准备 , 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 。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我所任教的三年级学生 , 学习上困难比较大的学生特别多 , 在教学中 , 我细心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 , 我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 。基于此 , 在教学中我试着运用了失败教育法 , 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问题 。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了的培养、提高 。只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 , 养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 , 定能使学生学有所成 。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1)在班中实行帮教活动 , 每一个学困生都找到一个学习优秀的好朋友来每天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辅导和考试 , 教师定期进行抽查 。
(2)我作为数学教师每天的工作计划中就有关于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
(3)学困生自己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 , 以不断促使自己努力 。
但是 , 教学中 , 我明显存在许多不足 。比如 , 课堂气氛不活跃 , 合作流于形式等 。在今后教学中 , 我一定要真正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 。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 , 让课堂更精彩 。
对于优生 , 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 , 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对于中等生 , 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 , 有时你把他叫起来 , 他根本不知道你在讲哪儿 , 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 , 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 , 多组织课堂教学;而对于后进生 , 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要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 , 这样让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 , 尝到成功的喜悦 , 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 。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 , 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提高的 。除了这些之外 , 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 , 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 让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 , 多着急 , 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忍住 , 要耐心的讲解 。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 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
1、对学生厌学现象的反思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 , 最挠头的是怎样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这里的原因是多样的 , 也是复杂的 , 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 , 数学学科特殊性之外 , 教师授课方式、水平、内容安排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在教学一些课时 , 用不同的方法就会取得不同的效果 。本学期在设计一些课时 , 我抛开了书中的例题 , 为学生创设了一些现实的情境 , 学生们顿时兴趣盎然 。这样处理的好处不仅解决了课的重点而且节约了教学时间 。大家又一次进入了学习的高潮之中 。尽管要通过多个情境解决几个知识点 , 这么大的容量 , 由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和感兴趣往往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这些让我反思 , 在平日的教学中 , 创造性使用教材 , 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太少了 , 常常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 , 围绕书本讲书本 , 围绕例题解例题 , 所以缺乏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 长此以往 , 学生感到厌烦在所难免 , 厌学的症结所在 。
2、对学生的两极化现象的反思
新课改的理念中倡导突出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而在学生的实际学习中是随着年级的增高 , 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 。以我现任教的三年级为例 , 数学的各项成绩在历次抽测和考核中均还理想 , 但从口算到应用题 , 每一项都有几个差的学生 。我就想 , 为什么差的学生越教越多呢?于此同时 , 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大多数同学热火朝天的学习过程中 , 差生扮演的只是鸭子叫雷的角色 , 不仅提不出问题 , 甚至记不住常见的计算方法 , 更有甚者连练习题都不愿意做 。而对于这部分学生 , 常规的处理方法是忽略不计的 , 日积月累 , 错过的东西越来越多 , 与大家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 对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淡 , 所以我觉得 , 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 , 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 , 更要因人而宜 , 我们也不能用公开课的标准来 , 衡量自己的学生 , 我认为我们可以吸取公开课的思想 , 但不能照搬公开课的方法 。这样差生会更差 , 作为教师应该及时补差 , 不让学生掉队 。
推荐阅读
- 扇形的面积怎么算面积公式 扇形公式面积怎么算
-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50篇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 小学数学教师个人教学反思 高三数学教师个人教学反思范本
- 高三数学教案全套 最新高三数学教案
- 中专班的数学教学反思
- 中学数学教师教学反思 中学数学一节课教学反思
- 中考数学教学反思随笔 最新中考数学教学反思
-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职中数学教学反思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0篇
- 教师一句话总结工作心得 教师工作分析心得总结